(资料图片)
永嘉林坑,是我心心念念了好几年,也被疫情耽搁了好几年的地方。没去之前我便在小红书上反复搜查了照片,对那里的乡土风情充满了向往。这几年疫情反复肆虐,脚步被绑住,这次有时间怎的也要山穷水尽,柳暗花明,抵达下我心中的“又一村”。
果然,一到达目的地,我便被村子的牌坊所吸引,上面写着“林坑”两个大字。我的思绪一下子就被带到大宋提刑官里的场景,好像这个寨子里曾经有一位官家人,因为难堪官场浮沉,便辞官带家人隐居于此。但因为有件密案牵扯,被宋提刑再三请求出来当庭作证,从此往事沉浮,再无人间水云间。当年苏轼被贬黄州,带领家人开垦荒地,盛得“东坡居士”的雅称。他若能寻得“林坑”这一块风水宝地,我想苏东坡绝对有举杯邀月: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”的豪情大气。光是这门匾,便让人浮想联翩。再走进村子,何止让人柳暗花明,光是那亭台楼阁,往那一靠,你便知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”。再把目光移至村子右侧,有一条浑然天成的小溪,逐大大小小的石块缓缓而流。几只农家闲鸭,嬉戏在溪面上,想必到了春日时分,我们便可谈笑风生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。赏完几只闲禽,再移目村子左侧,一排排农家瓦房,各家各户都挂着玉米和辣椒,无不彰显着他们五谷丰登的安康生活。
民以食为天,现代人都是味觉大师,吃惯了山珍海味,不仿品尝下这里的农家小菜,也别有一番滋味。哪怕是土豆萝卜,这里的老板娘也着实做出了陶远明“世外桃源”的味道。我爱吃的大头萝卜,被他们做出了灵魂素菜的味道,怎一个鲜字了得啊。一路往上走,每户人家都挂起了大红灯笼,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李少红的大手笔“橘子红了”,那么后面一大片山,是否该有桔园呢!好在现在是21世纪新时代,不像那个旧年代,种种封建陋习禁锢人们的思想。
村子中心,有块巨石坐落着,上面提着“林坑”两个大字,过往游人都爱在这留影,彰显“到此一游”。我们也没落下,陆续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,父亲和母亲也都乐意在这巨石边留影,他们对林坑这古村落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还拿括苍的黄石坦与之相提并论,确实显见高低。留影后我们走到一处木桥,在那稍作休息,沐浴着暖阳,这过日子要是每天都是这样的晴空万里,那该有多好。
我们见识过风雨,依然向往晴好,看流云悠然于长空,围儿女父母共享天伦,可不美哉!木桥休息片刻,我们继续登上村子的顶尖处,林坑是个递进式村庄,让人感觉这个村子是步步高升的,随着海拔不断高起,古村就这样在这块土地上静谧得等待着黄昏,又迎接着黎明。这里的人们过着安逸的生活,他们品享着世外桃源的生活。
这样的林坑,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美学角度,都长在我的审美点上,此次旅行,不枉!来日尚且方长,我愿秋分时候,与林坑再结“晒秋”之缘。
关联阅读
Copyright 2015-2022 亚太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